按照市政协工作安排,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委员,在王华峰副主席的带领下,于10月上旬对乌海书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随后与文联配合,前往包头市政协和文联,就此内容进行了考察。 通过调研感受到,2008年我市被评为“中国书法城”以来,全市各单位、各行业练习书法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研习书法与绘画已蔚然成风,各种书画展活动日渐盛行。通过近年来相继举办的各种大型书法艺术节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使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书法家、学者、教授等人到我市参加了有关活动,同时也带动了全国约500多家有关商家来我市参加了相关产业活动。据统计,《人民日报》、《书法报》等多家报纸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以新闻或专题等形式都给予了上百次的报道。书画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市书画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书画交易市场、名人工作室、拍卖厅、培训部等相继活跃在文化市场上,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书画产业与书画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停留在散、小、不规范的层面上,作为全国书法城,在内蒙地区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书画产业规模,更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的书画产业知名度,与我市书画事业发展的速度没能形成同步,因而,如何让我市书画事业与产业共同繁荣并向纵深发展,进而成为带动和提升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军”和“主力军”,是我们今后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乌海书画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不同规模的书法培训班30余家,经营书画及笔墨纸砚的书苑、画廊20多家,书画装裱店铺14家,年销售收入约500余万元。在两届大型书法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参加了文房四宝、工艺美术品、观赏石等系列展销会,直接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带动了我市文房四宝、文博会展、书画奇石等文化产业的发展。2013年通过服务和培育市场等方式,一些中小型文化艺术运营市场应运而生,如桥文化街、弘灏轩文化艺术中心等,初步形成了个人书画室、装裱、展览、拍卖、宣传为一体的书画市场。 全市已拥有中书协会员近40名,自治区书协会员130多名,市书协会员1200多名;还有一批中国美术家协会和自治区美协会员,市政府正在以“书法五进”模式全力推进“书法城”建设进程。 二、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走访我市目前书画产业运营场所、与该方面人士交流座谈、考察包头及外地区书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认为,我市书画产业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是产业规模的大小折射的是产业的前景,也是能否做强、做大、做深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模小的产业将难以维继,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市书画产业总量较小,主要以当地的个体工商户为主,且多集中在流通和消费环节,自行创作、生产作品环节较为薄弱;同时我市缺少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书画行业领军人物在书画产业方面的经营和带动,带动力和影响力没有跟上,使得没能形成一种让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文化产业的转型思考或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态势,也没能形成一种具有吸引外地经营者来我市从事相关产业活动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至今书画产业在我市未能形成一定规模,进而影响到整个书画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是良好的书画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能够集中展示作品且有利于交易、扩展、发展的市场平台,才能形成展、宣、销、购等一体的经营格局。目前我市书画产业市场松散,书画产业经营者主要分布在一些个人工作室和一些分散的营业场所,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文化产业市场,不仅使慕名而来的外地来宾有种失望感,而且也制约了当地的书画爱好者和经营者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的提升,难以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书画产业名片。 三是书画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有力的管理机制做保障,才能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做强做大。目前我市书画产业市场管理和运营因受“小而散”等硬环境的影响,存在着难以管理、运作不够规范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导致经营、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将对我市书画事业及产业二者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是做强做大书画产业没有强有力和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不行的,目前我市对扶持书画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如金融服务、优惠政策、人才支持以及土地、税务、工商支撑等优惠政策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有关从事书画产业的人才队伍较为匮乏,即便从事了该产业活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扩大和发展,制约了我市书画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应充分利用好我市现有书画人才资源,配合贯彻市政府“书法五进”活动,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将我市的书画产业做强做大。 一是整合书画市场资源,搭建市场交易平台,解决目前书画市场小、散的现状。建议政府尽快建立一个既规范有序又统一管理的书画市场中心,规范实施作品展览、装裱、拍卖、宣传等各项有关事务等活动,将目前个人工作室及一些小的经营场所尽可能进住书画市场中心,做到规范运行,有效管理。同时要引导书画个体工商户扩大规模,支持其注册公司,壮大书画产业发展,扩大书画产业的影响力。 二是落实政策保障措施,推动产业转型,解决我市书画产业动力不足问题。建议政府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文件精神,给予书画产业足够的政策支持,如金融、土地、税务、工商等方面的支持与优惠,在引导目前经营者或相关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充分调动他们做大做强书画产业积极性的同时,借助我市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书画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三是加大书画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多层面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各类人才,扭转目前管理滞后的局面。众所周知,壮大书画产业发展,没有熟悉书画事业又熟悉市场经济的经营型人才是不行的,因此,建议政府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招聘政策和用人政策,广纳人才,如市场管理人才、鉴赏人才、创作人才、经营人才等,对书画市场进行内行管理,壮大书画产业人才队伍,使我市书画产业发展在规范而有序的基础上,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运行轨道。 四是拓宽思路,搭建名人名家书画作品交易平台,解决目前产品单一现状。应借鉴包头的做法,依靠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书画家等领军人物的支持,与全国知名艺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常年与其举行书画创作、培训、鉴赏、展示、交易、拍卖以及其他衍生业务等活动,吸引全国优秀书画经营机构入住我市书画市场,努力将乌海书画市场融入全国书画大市场中,并占有一席之地。 五是规范展销活动,提升展销档次,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交易活动。建议有关部门共同联手,利用“书画市场中心”和我市目前现有书画人才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定期举办质量优、品位高、影响力强的书画展销活动。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创作、鉴赏、展示、交易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全国知名书画家和作品来我市参加各种展销活动,逐步打造全国有影响的“乌海书画展销活动”,以推动书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