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协系统 | 电子邮件 旧版 
政协章程
提案工作
政协概况
视察调研
人员组成
交流交往
领导讲话
理论研究
政协文件
政协史话
政协会议
委员风采
议政建言
党派团体
社情民意
三区政协
  最新动态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2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1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附件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2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办公室...   ·测试信息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督办重点提案   ·2021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市政协召开九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调研基层党建联系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正文内容
人民政协的组织概念辨析
乌海政协网 www.whszx.gov.cn 日期: 2016/3/14 阅读次数:33974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杨羚(全国政协办公厅人事局)

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有其基本的构成单位、组织形式。政协章程第二章《组织总则》中提到的“委员”、“个人”、“单位”、“界别”、“名额”等,就是人民政协的组织概念。

“委员”是组成政协的各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个人”特指政协特别邀请的人士。政协章程第二十条规定政协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参加政协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的代表(包括特别邀请的人士)就是政协委员。而“特别邀请人士”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其中的人物以个人身份而非单位代表的身份参加政协。

“单位”是参加人民政协的爱国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政治组织,“界别”是政协委员的组织形式。政协章程第二十条规定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由……组成,设若干界别”。其中,“由……组成”规定了政协的组成方面,“设若干界别”则规定了各方面代表(政协委员)的组织形式。组成方面是客观的社会存在,它的产生发展是我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结果,因此章程条文用“由……组成”的行文方式加以客观描述。“界别”是这些社会存在在政协组织中的反映,因此章程条文用“设”这一具有主观能动色彩的动词。因为这样的关系,“界别”与“单位”表现出相当的重合性,特别是在一些界别的名称上,如各党派和大部分人民团体,界别与参加单位同名;也有一些人民团体,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保留或形成与本单位同名的界别,如文艺界、新闻出版界等。

同时,“界别”与“单位”也有明显区别。“单位”是政协一开始就有的组织概念,“界别”则是人民政协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个概念,2004年才写入政协章程。“单位”和“个人”一样都是实体,所以政协章程可规定其权利和义务,可加以约束和处罚,对“界别”则没有如此规定。

“名额”是准予政协参加单位派出代表的人数,不等于各单位代表的实际人数。实际人数必须在此限额之内,出缺补缺,可以空缺,不能超额,也不能占用其他单位名额。由于“单位”和“界别”存在区别,所以参加单位的“名额”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相应界别的人数。政协章程所指“名额”,是政协参加单位的名额,不能理解为协商产生委员的过程中,各具体推荐单位的名额。它们的协商层面完全不同,历史意义也完全不同。前者由政协常委会协商议定,属于政治协商层面,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中国各民主政治力量的关系;后者属于工作层面,体现了当时的具体工作需要。政协参加单位的“名额”是人民政协区别于西方议会的一个鲜明特征。在西方议会,席位占有的多少反映了政治力量的强弱。而在人民政协,若按政治力量大小分配名额,中共无疑将占有多数名额,但实际从一开始中共就特意把自己摆在一个少数位置,并坚持把统一战线方方面面的代表都纳入进来。这种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又照顾统一战线方方面面,体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做法,是我国特有的协商民主的政治设计,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伟大创举。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 主办
地址:乌海市滨河新区市府路1号市行政中心A座845
蒙ICP备16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