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协系统 | 电子邮件 旧版 
政协章程
提案工作
政协概况
视察调研
人员组成
交流交往
领导讲话
理论研究
政协文件
政协史话
政协会议
委员风采
议政建言
党派团体
社情民意
三区政协
  最新动态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2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1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附件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2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办公室...   ·测试信息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督办重点提案   ·2021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市政协召开九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调研基层党建联系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正文内容
关于深入推进“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2015年重点提案)
乌海政协网 www.whszx.gov.cn 日期: 2015/2/6 阅读次数:32951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总编(2015)第      号               类      号
案    由:关于深入推进“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提 案 者:葛蕊
界    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通信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滨河区市行政中心C311办公室
联系电话:13904737358
邮政编码:016000
理    由:
    近年来,乌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建设“智慧乌海”发展战略,把城市整体作为信息化解决对象,注重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把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作为突破口,结合我市民生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共享信息资源,以规划为先导,以统一采集信息数据为基础,优先重点建设了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
    一、“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负担重、重复劳动多、工作效率低等现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2013年,市委、政府明确要求统筹规划建设“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经过深入调研和总结经验,我市以城市为单元,打破条块分割,将重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作为突破口,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共享信息资源,以统一采集信息数据为基础,科学规划建设全市统一使用的“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和共享全员人口、民政、社保、残疾人、保障住房、就业等民生数据资源,建立全市政务基础信息采集应用综合平台。平台建设严格按照社区、镇办、区级和市级四级机构日常工作流程,由社区统一采集数据,采集录入信息包括人口、计生、民政、残联、住房、党建、综治等业务,其它部门不再对社区布置采集任务,只需要从平台提取数据即可,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也搞准了数据。平台提供对上级部门的接口,按上级部门要求的项目、格式上报数据。同时,平台共享常住人口库、车辆库、社保库、房产信息库等数据库,社区的扶贫、低保业务审批时可以使用共享数据库,来获得信息。
    二、“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运行情况。2013年10月,“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在海勃湾区民政局、计生委和两个街道办事处及所辖15个社区试运行,2014年3月正式向全市推广使用。目前,平台已经初步建成,从市、区、办事处(镇)到社区的四级网络基本开通,开发完成社区工作、计生业务、民政业务、综治工作、党建业务等11大项、57小项模块。为方便市民,市政府在海勃湾区“12345”便民服务热线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建成了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并整合拓展了民政系统“12349”服务平台功能,7×24小时为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政务事务服务、监督投诉、社会化便民服务和数字城管受理服务,并为老年人提供走失定位、医疗急救、亲情通话、网上缴费、商务配送等功能。同时,开通了互联网和微信坐席,实现了多渠道综合服务,初步形成了接受不同群体表达诉求的需求,实现了从咨询、解答到办理、反馈、评价的业务闭环。截止到2014年底,平台共受理诉求101536件,办结100195件,办结率98.68%,其中,涉及市直部门32981件,办结32267件,办结率97.84%;涉及三区68555件,办结67928件,办结率99.08%。
    三、“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顺应政府工作,服务百姓需求,每年受理、处理的各类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不断增加,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更是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好评,一些市民还亲切地称“12345”为“市长热线”,成为了连接政府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桥梁纽带,收集市情民意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乌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与建设“智慧城市”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平台的智能化、信息化、便捷性、效率性等还没有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资金匹配和政策支持等还有些欠缺,广大市民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还有待提高,“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的建设还需不断深化。
    办理提案的具体建议:
    一、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很多地方实现创新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因此,市委政府要积极寻求国家、自治区对建设中有关业务管理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业务指导、专家咨询和政策支持。通过政府投资、上级扶持、民间投资、银行贷款、投融资等多种模式筹措资金;适当放开,吸引民间投资,让民营资本更好地服务民生。
    二、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是“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我市民生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大多都统一存储在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因此,我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需要国家、自治区在工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协调自治区各委办局业务信息资源,提供数据接口,有条件地放开限制,打造大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三、进一步提升办理诉求的时效性。“12345”便民服务热线面对着全社会、各阶层所提出的各类需求、诉求,尤其是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大小问题,而很多问题的产生具有即时性、突发性,一旦不及时解决,就会对所涉及的市民的生活等造成影响,甚至会由此激化矛盾,引发事端。对于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应该集中力量,做到即时受理、及时办理、随时处置,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进行状态,以免其蔓延、扩大,造成既成事实,引发更多的争端。
    四、进一步加强对相关部门在解决问题时的督查力度。目前,全市已有80多家部门、企事业单位承办“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案件,并覆盖了区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已经成为连接市民与责任单位的桥梁纽带。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处置问题的权威性,尤其要加强对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时的督查力度,加强与关联部门的协调能力,避免相关地区、部门、单位在处理问题时互相推诿、互不负责的情况产生,更要坚决杜绝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在处置问题时敷衍塞责甚至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法蒙混过关的情况的产生。对相关部门、单位在处置问题时的结果,要及时向反映该问题的市民、单位沟通,听取他们意见,如有不满意的,则在分析的基础上,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部门进行重新处理。对遇到情况复杂的问题,必须采取自下而上逆向调查的方法,派员到现场摸实情、听真音,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并及时在现场处理落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 主办
地址:乌海市滨河新区市府路1号市行政中心A座845
蒙ICP备16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