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乌海市委员会于1981年12月13至24日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政协乌海市委员会的成立。乌海市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成,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并设常务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 乌海市政协成立40多年来,在中共乌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运用多种民主形式,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对全市的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助中共乌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搞好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乌海市政协按照履行职能工作逐步经常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宣传祖国统一方针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进入新时代,乌海市政协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乌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乌海市政协至今已历十届,十届政协主席会成员有:主席王文杰,副主席梁树平、傅庭琳、武也文、王贤纲、张蒙建、张鸿斌、邵正文、李慧平、郭长安和秘书长赵子成。十届政协现有委员193名(其中常委37名),分别来自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青联、工会、妇女联合会、农林、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经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教育体育、医药卫生、台属台胞侨眷、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特别邀请24个界别。 市政协机关设办公室(下设秘书科、综合科、老干部科3个科级行政科室和综合保障中心、宣传联络中心、专委会综合服务中心3个科级事业单位)、提案委员会、联络和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社会委员会、生态文明委员会7个处级机构。现有主席、副主席10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专委会主任6人,副主任6人。
|